1955年初,面对西方的核威胁和核讹诈,党中央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中国自己的原子弹,这一决定拉开了中国核科学技术研究和核工业建设的序幕。
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审时度势,抓住国家发展原子能事业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决意清华大学要为国家培养原子能科技人才担当重任,做出贡献。自1955年上半年开始筹建,于 1956年 10月27日,经校务行政会议正式决定,成立清华大学 工程物理系。蒋南翔校长点将时任校党委副书记的何东昌兼任首届系主任。
清华大学创办工程物理系这一重大战略举措,是蒋南翔校长主动请战,自告奋勇,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批准得以实施的。可以想象,清华大学在院系调整后,元气大伤,理科基础极端薄弱的情况下,要创办工物系,培养原子能科技人才,难度是很大的。“主动请战、自告奋勇”体现出清华大学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体现出蒋南翔校长的政治勇气,远见卓识,雄才大略;体现出清华人勇于担当,顽强拼搏,夺取胜利,无私无畏的奋斗精神。工物系建系60年来的实践表明,这无论对我国核武器研制和原子能事业的发展,还是对清华大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原子能专业设置最全的院系,工物系建系 60年,经历了艰难困苦,勇攀高峰的奋斗历程,经历了辉煌、低谷、再铸辉煌的光辉历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工物系的辉煌期。“用我们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这一激动人心的口号,凝聚了几代工物人的心声,激励他们焕发出极大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甘愿为祖国的原子能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工物系初创时,对核技术是一纸空白,无论师资力量、物质基础等条件都不具备。然而正是因为国家需要,困难再多,也要克服。在清华党委和何东昌同志领导下,在全国和全校的大力支持下,工物系师生发挥自身优势,自力更生、边干边学,在实践中摸索,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采取果断措施,抽调优秀学生,组建高素质干部、教师队伍,自编教材,力争教学“过河”,白手起家,创建实验室,选择研制核武器的重要课题,开展科学研究,短短10年,在人才培养,同位素离心分离、反应堆工程、溶剂萃取法提取钚等重大科研项目上均取得突破性成果。
20世纪 80年代至 90年代中期,国家核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作为直接面向核工业领域输送人才的工物系也面临生存危机。那是工物系最困难时期,处于最低潮,无论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经费,在全校都排在最后。工物系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而是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敢于改革创新,努力探索新的办学之路。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工物系的领导干部和教师对系未来的发展做了深入的探讨和规划,将专业设置作了更新与拓宽,面向“核”又不限于“核”。与中核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签订了“定向生”培养协议,为国防及核工业重要部门培养输送高端科技人才。抓住机遇,面向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承担国务院下达的“986”工程任务— —大型集装箱检测,将科研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装备海关,取得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大促进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工物系重振雄风、再铸辉煌。
经过60年办学的探索和实践,作为一个工科系,发挥传统优势,体现清华风格,保持团队攻关模式,实现工科高端化,为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新的贡献。
二
工物系建系60年来,以培养输送大批高素质、高质量、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核领域卓越人才为目标,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工物系初创时设立了 11个为我国原子能事业服务的专业(专门化),其中直接服务于核武器的有两个专业,一是同位素分离,培养了铀浓缩的专业人才;二 是核化工,培养了包括提取钚元素等的专业人才。这两个专业先后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铀弹)和我国钚原子弹的制造做出了重要贡献。1962年至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关键时期,工物系毕业生 531人中就有 358人(约占70%)分配到了核工业重要部门和国防单位。
工物系教师和毕业生中成长出一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人才”,其中有 14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部干部,31位两院院士,20位将军,10位重点大学校长、党委书记,10位全国劳动模范,一大批国防及核工业领域的厂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海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企业家等等,而更多的则是在国家各条战线默默无闻、辛勤奉献、成绩卓著的无名英雄。
李恒德院士说过一段话也许是对工物系人才培养最深刻的总结:“工物系在创业中培养人才是很有特色的,可以说是在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条件下采取了特殊的方法,工物系的确是人才的摇篮,特别是核人才的摇篮。在我心目中她更是艰苦创业者的摇篮,是 自力更生、主动求战者的摇篮,是心怀祖国有壮志者的摇篮,是一大堆平凡者、无名者和辛勤耕耘者的摇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80年代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的三大项目中,堪称世界第四代先进核反应堆的高温气冷堆和快堆两个大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1958工物)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1961工物)均是清华工程物理系毕业的。
我国两个大型加速器项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主持人之一、理论组组长、工程项目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森玉 (1964工物),国内最大最先进的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工程主要负责人、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1983工物)也均是清华工物系毕业的。
曾在工物系学习和工作过的31位两院院士中,在工物系学习和毕业的 22人,约占我校院系调整后毕业的两院院士总数的六分之一。百年校庆时,在清华“文革”后本科毕业的3位院士校友中,两位中科院院士均为工物系毕业的,他们是刘国治和王曦。王曦是当年当选的中科院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清华大学先后获得国家科技一等奖共18项,其中由工程物理系毕业生和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有5项,而近 10年来全校获得的国家科技一等奖 10项中,有4项是工物系教师和毕业生完成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三项(2003年、2006年、2010年)。201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
清华大学先后两任校长,三任常务副校长都是工物系毕业的。
此外蒋南翔校长试图通过建立工程物理系一批高新技术专业,将清华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基础理论学科得以恢复和加强。这为清华大学的理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工程物理系的创建为清华物理系、生物系的复建提供了学科设置、物质条件和干部、教师等方面的支持。
对于拥有百年历史的清华,作为1956年正式成立的较“新”的系,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总结的!
三
2013年值工物系首届系主任何东昌同志90寿辰之际,受工物系委托,回顾工物系近 60年来的奋斗历程,总结工物系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继承发扬工物系的光荣传统。我们于2014年4月,编写出版了《理工结合 又红又专》一书,反响强烈,受到广大教师和系友的好评。在工物系即将建系60周年之际,我们在此书的基础上,增加了近年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及改革开放以后涌现出的部分优秀校友。
我们利用近三年的时间,调查研究,陆续采访了学校老领导、工物系教师及校友近180人。他们中有国家领导人,有部长、将军、院士,有劳模、企业家、教授、专家及普通的科技人员,他们分别毕业于不同的时代,有服从国家分配的五六十年代,也有双向选择的八九十年代。我们几乎与每个人都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在对他们的访谈中,我们发现清华工物人身上似乎有很多惊人的相同和相似的特点,那就是强烈的国家意识,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攻坚克难、求真务实的工作风格 … … 这些特点或者叫精神不是体现在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身上,而是体现在一些群体上,这些群体无疑是清华工物人的典型代表。
究竟他们当初在学校接受到的是怎样的教育和培养,得以让他们能够在毕业以后的工作及磨炼中迅速成长,脱颖而出,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
我们查阅了有关工程物理系成立及办学的大量的历史资料及文献,特别是结合我们近三年大量的访谈,进行综合和分析,对工物系办学 60年的成功经验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强烈的国家意识 ,服 务国家需求的办学宗旨,是工 物系永恒的主题。
面对国家发展原子能事业掌握核武器的重大决策,工物系勇挑重担,为国家培养原子能科技人才、核武器关键技术的科研取得重大突破,对国家核武器研制成功,维护国家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学核的可以不搞核,特别是核工业战线,大部分地处西部条件艰苦的地方,核工业本身不景气,生产形势下滑,事业萎缩,客观上造成留不住人。对工物系而言,培养的学生不能直接为国家核工业服务,这种供需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和尖锐。面对新的挑战,工物系在学校首创“定向生”培养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找到了一条满足国家人才急需的有效途径。
面对国家打击走私、反恐,维护国家经济、政治安全的严峻形势,工物系承担了国家下达“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的科技攻关,并成功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满足了国家需求,走出了一条高校产学研结合,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成功之路。
正是这种服务于国家的迫切需要,决定了工程物理系培养出来的人必将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承担重大责任、上大舞台、干大事业的!
(二 )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是工 物系永葆青春的法宝。
工物系在基础薄弱、一纸空白的基础上要创办一批核科学高新技术的新专业,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必须靠创新,打破常规,走前人、常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
建系一开始,科学研究就选择国际先进技术前沿:高速离心法同位素分离和溶剂萃取法提取钚,这是创新。
1958年开始建造反应堆,这是创新。
1973年创建固体物理研究班,培养出一批高端人才,这是创新。
1996年首创“定向生”制度,以核工业、国防单位提供经济资助,换取学生毕业后工作的服务期,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交换,保证向国家重要单位输送人才,这是创新。
为服务核工业、国防单位人才培养的需求,最早创办核学科二学位班、工程硕士班,与核基地联合建立特种能源研究所,这是创新。
为适应国家对能源人才的需求,创建跨系跨学科的能源实验班,这是创新。
运用市场经济法则率先改革人事制度,运用经济杠杆,改革公用房、青年教工住房分配机制,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配置,这是创新。
“集装箱检测”完成科研攻关,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实践“带土移植、回报苗圃”,这是创新。
为适应维护国家安全,建立安全学科,创建公共安全产业,这是创新。
十年圆梦,打造世界最深地下实验室,开展国际前沿暗物质基础物理研究,建设国家级大型极深地下科学与工程实验平台,这是创新。
可以说,工物系60年是在一系列创新举措中建设发展起来的。而在教育创新的实践中,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三 )又 红又 专、理工 结合、战斗中成长的办学理念,是对工程物理 系人 才培养成功 经验的精辟概括和总结。
对工程物理系来说,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对 口单位大都地处西部边陲,工作环境极其恶劣,毕业生毕业后大多服从国家需要,到荒无人烟的大西北、大西南隐姓埋名,艰苦工作。而原子能科学又属于国防尖端技术,科技含量高,工程难度大,更需要毕业生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这种特殊的要求决定了对工程物理系培养的学生又红又专有更高的要求。
原子能学科,是以近代物理— —核物理为理论基础的,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是以丰厚的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理论基础为前提的。要培养高端科技人才,就要求有深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方法的技术基础,能够将微观的物理现象和理论变成宏观工程实践,因此必须理工结合,否则培养的人无法满足原子能事业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工程物理系在建系创业的年代,各个专业都是平地起家,从零开始。教师、学生一起自力更生,奋力拼搏,开设课程、建设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斗中成长,大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齐心 实干的领导团队、优秀的团队文化,是工 物系办学成功的有力保障。
工物系的成功创业,取得辉煌成就,关键是有一支坚强的、优秀的干部队伍。同时也为干部的锻炼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团队作战,打大仗、打硬仗,必出将才,锻炼出很强的领导力,一批干部脱颖而出。
学校抽调了何东昌、滕藤、吕应中、余兴坤等同志形成了工物系最早的领导核心。他们都是在清华解放前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成员,经历了爱国学生运动、迎接解放的革命洗礼,同时在业务上也都是很优秀的,应该说这是一个政治坚强、业务过硬的领导班子,也是一个年轻有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优秀领导集体。
工程物理系的历届领导班子均为各专业的领军人物,他们继承和发扬了工程物理系的优良传统,高瞻远瞩、英明决策,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创新实干,成绩卓著。
工物系倡导的团队集体创新是工物系优秀的文化传统。他们主张一个系作为一个整体,科研的主体要上大项 目,接大工程,团队攻关,以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内容涵盖系的多种学科,大兵团作战,吸引更多的教师、学生参与,促进人才培养,带动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提高。2013年工物系辐射成像创新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这是清华大学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科研团队,不是偶然的。
回顾工物系60年来的办学实践和探索,工程物理系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和优良传统。“理工结合、又红又专”无论现在、将来都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对工程物理系今后的发展道路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工程物理系人才培养工作的总结和分析,也是对深入研究蒋南翔教育思想的丰富与补充,对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政策都有着借鉴和指导作用。
编 者
2015年 11月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