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迵教授是清华大学著名的无线电工程学家,信息科学家,教育家。常迵教授百年诞辰之际,编辑出版其纪念文集,是一件有意义的大事。
常迵教授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穷通中外理,练达古今情”的教育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他上中学时,“日寇的铁骑已踏到北平的大门”,他看到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和屈辱,因此“奋起执戈思报国,愿将热血护金瓯”,立志走上科学救国的道路。他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之后赴美留学,分别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学成之后,他毅然离开美国,怀着赤子之心回到祖国。当导师对其回国表示不理解时,他说: “我们有希望,希望在延安。”回国后,他一直在清华大学任教,践行了他的理想,为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奉献终生。
常迵教授是我国爱国进步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在大学期间,他参加了 “一二 ·九”抗日救亡运动,不顾高压水龙头喷射封锁,奋勇参加游行。在美留学期间,他关心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与学友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署名信,抨击国民党反动派迫害进步师生的暴行。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埋头教书育人,同时坚持在政治上追求进步,于1952年加入民盟,1956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尽管后来被错划为“右派”,下放江西鲤鱼洲农场,他依然坚持理想和信仰。
1983年,他终于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光荣入党。他在《一个科技工作者的心声》中说:“经过三十几年的追求和努力,我在政治上找了光荣的归宿。”
常迵教授是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带动了无线电、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他在美留学期间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热点,如饥似渴地学习和研究新技术。留学归国后,针对国家的需求,他与苏联专家合作开展无线电发送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参加我国第一台微波多路通讯机的研制,提出了与苏联学者不同的设计方法,既面向科技前沿,又服务于中国实际。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信息科学蓬勃发展,他一直关注其发展动态,在国内率先开展信息科学研究。他所提出的广义拉德梅克函数系理论和信号重构理论及其在地震勘探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他注重团队建设,不失时机地在清华率先筹建和领导了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教研室,设立了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博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直到去世前,还在撰写《信息科学的发展展望提纲》。
他注重国际交流,担任了国际模式识别学会的主席团成员,促使我国新兴的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尽快走向世界。他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部委员)。
常迵教授是清华大学老一辈教师的优秀代表。他曾主讲“电子线路” “电波天线” “无线电发送设备” “无线电技术基础”等多门课程。他所编著的《无线电信号与线路原理》一书独具特色,影响深远,为高校普遍采用。他学识渊博,擅长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沉浸其中。对学生他特别着重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强调“要把问题问个底儿掉”,“要Thinking (思考),不要只Nodding (点头)”。
他深入思考高等教育的问题,在1957年的《新清华》报上,以《谈谈目前高等工业教育中的几项基本问题》为题,表述了他的办学观点,他既不赞同全面学苏,也不同意照搬欧美,而是立足中国实际,“培养一批科学技术的发展者和创始人”,这里面的很多看法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强的前瞻性。他在生活上关心学生,是学生学业上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在他的倡导下,学校成立了研究生指导小组,实行指导教师集体负责制,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而人性化的指导。
1 986年,常迵教授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获“人民教师”奖章。1989年,他领导的博士点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
今天,清华大学已经进入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我们正在思考和反思我们的教育— —如何通过综合改革,使学校更好地承担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如何广育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我们今天纪念常迵教授,意在分享和学习他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发扬他的高尚师德和优良学风,扎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