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即将迎来她的90诞辰。她不仅以地处风景如画的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清华园而闻名于世,而今更以其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而蜚声中外。她现在是一所拥有理、工、文、法、经管、艺术等学科门类的综合大学,并经教育部批准筹办医学院。80多年来,她的十万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涌现出了许多治学大师、科学巨匠、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在我国经济、教育、科学、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都做出了突出的成就,为我国的民族解放、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清华大学的发展道路是不平坦的。她诞生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之后,是由“庚子赔款”中美国退回之款创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在“五四”运动后的民族觉醒中,发展成为一所大学。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经受了我国抗日战争的磨难,受尽了颠沛流离和战乱之祸,在西南边陲昆明苦学,然而在“刚毅坚卓”的精神鼓舞下,创造了我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并终于迎来了抗日的胜利。她接受了解放战争的洗礼,在“第二条战线”上奋斗,被称为国民党统治区中的“小解放区”,以保存完整的校园和师资队伍迎来了解放。在50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她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挫折,使学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全面的提高,成为当代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和最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与科学研究中心之一,成为我国众多学者云集和千百万青少年梦寐向往的地方。
清华大学有优秀的传统和精神。她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提倡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早期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校训和“一二·九”运动之传统;西南联大时期有“民主堡垒”之美称;解放后,她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赢得“红色工程师的摇篮”的称号,培育成“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走出一条“爱国、成才、奉献”的人生道路。今天她更以“拼搏、创新”的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开足马力,以全速向“世界第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她的前途远大,事业辉煌。
80多年来,清华历尽沧桑,始终同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不仅为国家培育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完成了数以千计的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办学经验,而且她的历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近百年来的兴衰荣辱,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和近代学术走向独立的过程。因此,总结和研究清华的历史经验教训,就不仅是清华大学本身今后办学的需要,而且也可为我国教育界、史学界、理论界、青年工作者和政治工作者们提供许多重要启迪。不少年来,校内研究清华大学历史与“清华精神”、“清华传统”的工作从未停止过,而随着清华大学成绩的显现,校外乃至海外研究“联大奇迹”、“清华现象”的人士也日益增多。这本《清华大学志》的出版正适应了这种需要,也是对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的献礼。她回顾了清华大学从1911年建校至1993年的历程,忠实地记录了清华大学在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前进步伐,为研究者提供一份翔实可靠的宝贵资料,必将受到全体“清华人”和广大学者的关注。
本书在清华大学党委直接领导下,由党委书记方惠坚同志担任校志编辑领导小组组长和主编,原副校长张思敬任副组长和主编,以校史研究室为依托,从1992年开始组织各院系、部、处和各单位的力量查阅档案,访问座谈,多方收集资料,编出素材,再由校史研究室的同志分工按志书体例精心修撰,经过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再请学校各主管领导和各单位各部门审阅,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主编统稿审定。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众多,工程浩大,在此特向所有关怀和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大力支持本书编写工作的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档案馆和图书馆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遗憾的是,由于本书所涉及的时代较长,内容较多,资料收集、整理和核实不易,故编写所耗时间较长,因此,所有有关校、系和各单位(包括人物介绍)的事迹都只能记载至1993年底,不能反映学校(及个人)当前的面貌。为了适当弥补这个缺陷,最后增加了《附录:1994年一1999年清华大学发展概况》,补充了这段时期内学校总的发展概貌和主要的资料。特此向所有读者及有关单位和同志表示歉意,相信这个缺陷会在校志的增补修订时得到完满的解决。
最后,由于编者的水平所限,过去的资料不完整等原因,难免有重要遗漏和错误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