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列表页 > 概览页

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

【作       者】:

黄延复

【出版日期】:

1994-12

【出  版  社】:

沈阳 : 辽宁教育出版社

【I  S  B  N】:

7-5382-3607-4

【简介】

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的英勇奋斗史,是中华民族为救亡御侮、自强图存而艰难探索的历史。延续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文明,在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汇合的汹涌浪潮中,逐渐向现代文明转换。文化的变革和政治斗争同时开始,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不同方面。文化思想的巨变,可以向上追溯到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等人倡导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下经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以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不断地退却、变化、更新、转换。近代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明体系逐渐孕育、成长,文化价值取向重新定位,人们的人生观、历史观、世界观发生根本变化。旧文明体系的核心,是其独特的伦理价值,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这种传统的价值当做立国之本,但在应付西方的挑战中,又不得不承认和接受西方文化的价值,特别是其科技价值,由此产生了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产生了中学与西学、旧学与新学的对立。在近代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折中于“中体西用”的互补价值。到了五四运动时,文化战线上的斗争趋于激烈,有些人主张抛弃古董,“全盘西化”,而另有些人主张读经复古,保存“国粹”。这两种主张都走向片面和极端,只有马克思主义者、实事求是,根据国情,从革命救亡和现代化的需要出发,逐渐开辟了一条批判继承和融会吸收的正确道路,有力地领导和推动了新文化的发展,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科学内容和大众化形式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

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较为显著而富于成效者,教育应是其一。如洋务运动,尽管在主观意旨上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而在军事、外交上又遭到了失败。然而,教育方面却尚有若干成就,同文馆、方言馆、船政学堂、水师学堂的设立,留美、留欧学生的派遣、西方书籍的翻译,实开风气之先。此后,百日维新中,康梁在教育方面的建议;京师大学堂的创设;1903年张之洞等所拟“癸卯学制”的颁行;1905年科举考试的废止、各地设立学堂,提倡出洋留学。民国成立以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教育改革令,促进和完善了新学制,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教育在崎岖的路程上奋力前进。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入,教育的体制、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局面为之一新。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者将革命和教育结合起来,以工农大众为教育的对象,以革命救亡为教育的内容。在马克思主义者的领导和组织下,发生了勤工俭学运动,又有了工人学校、农民运动讲习所以及抗战时期的抗大、陕北公学、华北联大等崭新的教育形式。社会上则有一批有识之士和学界巨子以极大的热情,发宏愿、筹巨款,在全国创办了各级各类学校。各种教育思潮云蒸霞蔚,有平民教育思潮、工读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普及教育思潮等等。在众多的教育思潮中,既有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革命家,如李大钊、陈独秀、恽代英、杨贤江、毛泽东、吴玉章、徐特立、成仿吾等,又有许多进步的爱国的教育家如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梁漱溟、晏阳初、蒋梦麟、张伯苓等。应该指出:在近代,曾经有一些“教育救国论者”,他们企图不经过革命、单纯依靠教育手段去改造旧中国,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但他们在各自实践的领域对教育事业作出了这样或那样的贡献,或者继承和宏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或者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民主思想、公民意识,他们在传播知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培养革命和建设人才、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功绩是不能埋没的。在近代中国,从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由之路,是使中国独立、繁荣、富强的前提,而教育则与革命相辅而行。它是启迪心智、消除愚昧、获致知识、振奋精神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教育促进了革命,而革命又为教育开辟了新局面。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宋恩荣同志,对中国教育史素有研究,学识丰富,见解深刻。他组织了有关的专家、学者,对近百年的著名教育家及教育思想进行了有计划的、系统的研究,拟组织进行“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系列研究”这一大型课题。这无疑是一件很有价值的工作。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急待研究、总结,提高到理论的认识。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愈益受到重视。人们认识到:经济和文化教育犹如社会发展的两翼。经济建设,如果没有文化教育的同步前进是不可能成功的。宋恩荣等同志对近现代教育史的系列研究,可以为今天社会主义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我诚恳地希望:从事这一系列研究的专家、学者们牢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搜集丰富的史料,进行总结概括,在分析评判各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家时,能深入探究其社会环境、思想渊源、教育宗旨和人物特点,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揭示其主流和本质。既有科学实事求是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古为今用”的现实感。既要在学术上不囿于成说,大胆创新,探索求真,又要密切联系实际,将研究成果与当前的教育实践相结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使研究工作保持充沛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

请选择登录入口

清华大学统一认证登录 其他认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