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列表页 > 概览页

清华时间简史·地学系

【作       者】:

李珍;武海平;金富军

【出版日期】:

2018-11

【出  版  社】: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I  S  B  N】:

978-7-302-51733-7

【简介】

1928年,罗家伦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他基于中国国土范围之广而地理知识之贫乏,决定在清华办地理学,提出:“我们不要从文史上谈论地理,我们要在科学上把握地理。”这是十分有远见的举措。

文史上谈论地理是指人文发轫于地理环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是描述天地造化所导致的环境之果。而科学地把握地理,是解释形成当下地理环境的原因。

当时地学人才稀缺,明星奇缺。他注意到一颗粲烁的明星翁文灏— —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于是聘请他来开设地理学。几年后,又聘来了地质学家袁复礼接任更名后的地学系主任。

1928年,罗家伦校长在谈到清华初建地学的办学思路时指出:“我对添设地理系,有浓厚的兴趣,因为中国讲了许多年的地理,所说的都是文、史、地混合的地理,我的主张是提倡科学的地理,把地形学、地图学,各种专门的学科发达起来,把气象学和地震学一道包括在地理系之内,局部地发展起来。”清华的地学,从一开始就有着综合性和科学性 (定量化)的突出特点。

无疑,清华对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影响巨大。这与国家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有关。仅袁复礼先生培养的学生就有29名学部委员,占了 1980年74名学部委员中的39%。清华地学对中国大气科学的贡献也很大。竺可桢是第二批庚款留美生,他留美回国,创立了现代中国气象学和地理学。20世纪30年代,他写信给清华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叶企孙先生,希望能够利用庚款培养气象学人才,得到叶先生的支持。于是,他从物理系毕业生里面挑选了赵九章先生预备留美,并安排赵九章到中央研究院南京气象所竺可桢先生门下实习。赵九章写出了《中国东部气团之分析》这一我国分析东亚气团的第一篇论文。赵九章后来接替竺可桢先生担任中央研究院南京气象所所长,提出气象科学要走数理化的道路,为我国定量研究大气科学奠定了基础。

顾震潮自中央大学地理系毕业后,在西南联大研究生院用英文完成研究生毕业论文 (The General Law of Distribution of Turbulent Wind inaGust)。他是中国最早的天气数值模拟者。在众多的早期清华毕业生中,出现了一批影响中国地学发展的大师,他们当中有叶笃正、刘东生、涂光炽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许多清华地学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英勇无畏地投身革命事业。1952年院系调整,是地学系学生陈传康写信给竺可桢扭转了原来把清华地理系和气象系的师生并入北京师范大学的计划,从而使清华的地理和气象学科在北京大学传承发展。

1952年以前清华地学的发展脉络与指导思想与时隔57年后,清华复建地学在办学思想上一脉相承。2009年,清华复建地学走了一条符合国家迫切需求,国内外独具特色,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地球系统科学这一高度交叉的学科办学之路。在徐冠华院士的倡导下,清华大学可以利用大学理科、工科和社会科学多学科优势,兴办解决我国全球变化研究问题的地球系统科学。这是历史的延续,罗家伦校长初心的无改。

宫鹏

2018年10月23日

于清华园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

请选择登录入口

清华大学统一认证登录 其他认证登录